1. <menuitem id="bn211"></menuitem>
          引力播 家在蘇州 微博 微信
          首頁 要聞 民生 社會 理論 時評 文體 教育 旅游 圖聞 專題 工業園區

            工人在清除空中線纜。

          工人在清除空中線纜。

            西北街上的“蜘蛛網”消失了 。

          西北街上的“蜘蛛網”消失了 。

            如今西北街展露新顏,為蘇州古城再添一道美麗風景。

          如今西北街展露新顏,為蘇州古城再添一道美麗風景。

            整治前,抬頭可見“蜘蛛網”。

          整治前,抬頭可見“蜘蛛網”。

            工人在清除線桿的基座。

          工人在清除線桿的基座。

            新桿融入了蘇扇等蘇式元素。

          新桿融入了蘇扇等蘇式元素。

          本報記者 倪黎祥 攝影報道

          位于古城北側的西北街,連接著北寺塔與蘇州博物館,被喻為蘇州旅游的“黃金通道”,也承載著不少老蘇州的生活記憶。在梧桐樹的掩映下,老街樸素而富有情調,行人時而漫步游覽,時而駐足拍照,地道的蘇式生活盡在此展現。

          然而曾幾何時,這條街道卻存在因架空線設置,面臨著街道空間環境雜亂、居民出行不便等問題。本來就不寬敞的道路上,林林總總地豎著強弱電架空線立桿、路燈照明桿、監控掛桿等各類桿件等超過110多根,各類線纜長達48.6公里,其長度超過了全程馬拉松。這樣的情況不僅遮蔽了天空、影響了市容,更是埋下了眾多的安全隱患。

          2022年起,蘇州市城管局等多部門啟動了西北街架空線入地工程,狠下“繡花功夫”。經過近一年的整治,空中“蜘蛛網”大規模隱身了,更美的風景看得見了。在逐步完成供電高低壓通道、配電設施、集約化管道、雨水管道等管線工程以及瀝青路面攤鋪后,這條人文老街讓居民們“眼目清涼”、感覺煥然一新。

          今年4月1日,隨著西北街上最后一根電線桿被順利拔除,包括強弱電架空線立桿、照明、監控等在內的110多根沿街桿件減少到了25根以內,各類照明、監控、智慧停車、信號基站等設施統統“藏”進了一根多功能桿中。集照明、監控、智慧停車、信號基站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多功能桿,開始陸續在西北街全新亮相。

          多桿合一推動城市協同管理,這在古城區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嘗試,城市空間和基礎設施由此進入了更新迭代的新階段。在精細與科技的加持下,西北街正在成為城市精細治理的微縮樣本。

          北寺塔下,蘇式人家。改造提升后的西北街舊貌換新顏,將為蘇州古城再添一道美麗風景。

          聲明:所有來源為“蘇州日報”、“姑蘇晚報”、“城市商報”和“蘇州新聞網”的內容信息,未經本網許可,不得轉載!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信息,內容均來源于網絡,并不代表本網觀點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。
          《中西建交五十周年》紀念郵票
          插花體驗
          應急救援知識進校園
          拉薩的風吹到了蘇州
          就業雙選
          昆曲小花旦